写在最前面:我会先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文章的撰写,而后使用粉色字体进行根据原书内容进行修改,以便整理思路、突出重点。

这本书讲的都是很基础的知识,但是“大道至简”,其中很多关于计算机的思想很易于之后学习。同时其内容与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、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应,我会选择性进行阅读,并在计算机基础模块进行更加细致的记录。

热身:三个问题

在正式开始之前,我们先来看三个问题。试着回答一下吧。

  1. 初级问题:软件和硬件的区别是什么?

  2. 中级问题:存储“中国”这两个字符需要多少空间?

  3. 高级问题:什么是编码?

我先来说一下我的理解:

  1. 软件和硬件可以用可不可以看到这个标准来区分。可以看到的就是硬件,比如:显示屏、鼠标、CPU、主板等,都是计算机的硬件部分;看不见的就是软件,软件就是程序,程序就是指令和数据

  2. 不同的编码方式在存储汉字时会有不同的存储空间,如果是UTF-8的话需要6个字节,如果是GBK的话需要4个字节

  3. 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,所以将非数字的东西转换为数字的过程就是编码,比如:字符编码、演示编码等。

以上是我在看过书后个人的理解,可能会有错误的地方。
下面给出书中的答案。(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,何况本书还是属于译文,所以仅供大家参考

参考答案如下

  1. 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,比如计算机主机、显示器、键盘等。而软件是计算机所执行的程序,即指令和数据。软件本身是看不见的。

  2. 在 GBK 字符编码下,存储“中国”需要 4 个字节。

  3. 通常将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而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称作编码。

补充知识:UTF-8和GBK编码

简单的说就是两种汉字的不同编码方式,其中GBK是中国人对于汉字的编码,UTF-8则是包含外国人对于汉字的编码。其具体介绍看上链接。

重点:计算机的三个根本性基础

这一节是文章重点,也是本书最重要的地方,因为其涉及到计算机最核心思想,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。

是什么?

开门见山,直接给出三大基础的具体内容。我将其归纳为了三个性质。

  1. 硬件性:计算机是执行输入、运算和输出的机器。

  2. 软件性:程序是由指令和数据组成的。

  3. 非人性: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人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。

为什么?

为什么作者会将这三个性质作为计算机三个根本性基础呢?

  1. 首先,输入、输出、运算是硬件的基础,三者缺一不可。
    没有输入,计算机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自主产生信息并执行的地步,没有输入,计算机就是一台废铁
    没有运算:不经过运算,输入和输出一样,那计算机就是一条电线
    没有输出:就是没有反馈,计算机就是一台信息的垃圾桶
  1. 其次,程序是由指令和数据组成,而程序本身就是一个输入、运算、输出的流程,指令确定运算的具体步骤、数据则用于保存输入、输出。

  2. 最后,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。例如:计算机通过数字化来识别和处理信息,这显然与人的思维不同。

补充如下:

首先从硬件的基础开始介绍。从硬件上来看,可以说计算机是执 行输入、运算、输出三种操作的机器。计算机的硬件由大量的 IC (Integrated Circuit,集成电路)组成。每块 IC 上都带 有许多引脚。这些引脚有的用于输入,有的用于输出。
IC 会在其内部对外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,并把运算结果输出到外部。运算这个词听起来也许有些难以理解,但实际上就是计算的意思。
计算机所做的 事就是“输入”数据 1 和 2,然后对它们执行加法“运算”,最后“输 出”计算结果 3。
其实计算机就是台简单的机器,因为它只能做这三件事。

下面介绍软件,即程序的基础。所谓程序,其实非常简单,只不过是指令和数据的集合。无论程序多么高深、多么复杂,其内容也都是 指令和数据。所谓指令,就是控制计算机进行输入、运算、输出的命令。
把向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一条条列出来,就得到了程序。这里成套出现的 输入、运算、输出,就是之前在硬件的基础一节中说明过的流程。
无论是哪个程序,其内容都是数值的罗列,每个数值要么是指令,要么是数据

迄今为止,使用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手工作业的效率。
在用计算机替代手工作业的过程中, 要想顺应计算机的处理方法,有时就要违背人们的思维习惯。

难点:将三大基础应用到日常学习

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:学以致用。如何将上文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我们实际的学习中呢?

以书上的一个例子看:

那么如何使用三大原则来理解这段话呢?

所有计算机相关的技术都离不开三大原则: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,是一个执行输入、输出、运算的机器,执行的过程就是程序,程序包括指令和数据。

写在最后:计算机是一直在发展中的,其发展的方向:与人类更加相近。